“暑假来临,同学们不能随意下河戏水,更要远离陡坡池塘、激流河道,否则极易发生溺水事故。”7月1日,天长市仁和集镇“五老”志愿者在仁和明德小学开展了预防溺水事故安全教育,再次为全校学生敲响了安全警钟。
连日来,仁和集镇“五老”志愿者根据市、镇关工委要求,兵分四路,奔赴全镇中小学,对学生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走村串户向家长发放“告知书”,并在辖区水沟、池塘及陡坡水库、激流河道等显要位置,竖立温情提醒的警示牌,警示学生安全第一,预防暑假溺水事故发生。
炎炎夏日,是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溺水事故的易发期。为确保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天长市关工委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实行市、镇(街道)、村(社区)、校关工委联动,组织以老教师为主的“五老”志愿者,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暑期防溺水工作,用行动守护广大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守护每个家庭的幸福。
长鸣警钟,防溺水教育春风化雨。为筑牢防溺水思想防线,全市各级关工委通过悬挂宣传挂图、标语,利用户外电子大屏播放《防溺水童谣》,使用“村村通广播”“流动宣传车”循环播报防溺水提醒,借助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介,构建立体式、全覆盖宣教体系;组织“五老”关爱报告团深入学校、社区、村委会等场所,开展“珍爱生命,防止溺水”安全教育宣讲;印制发放防溺水宣传单和《防溺水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呼吁全社会关心关爱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社会防溺水共识。今年以来,“五老”关爱宣讲报告团开展“珍爱生命,防止溺水”安全教育宣讲400余场次,发放“宣传单”“一封信”近8万份,受教育学生和家长达8万余人。
压实责任,防溺水工作扛在肩上。暑期来临,市关工委把防溺水工作列为当前头等大事,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进行重申、部署,要求各地做到“目标明” “责任实”“底子清”。市关工委、教体局关工委实行包校责任制,镇(街道)关工委、各学校关工委联合村、社区实行包班包人责任制,联袂筑起暑期防溺水安全防护网,努力把学生溺水“意外”扼杀在“未然”状态。 各地关工委发挥“五老”作用,摸清辖区内水库、河湖、沟渠、塘坝等底数,在易发生事故水域设置防护设施。目前,已在全市重点水域安插防溺水宣传警示牌4000余块,放置隔离带(防护栏)近10万米。
严格巡查,防溺水安全抓在手上。为解决防溺水工作人手不足问题,各地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资源丰富、责任心强的优势,主动承担日常巡查的重任。从6月初开始,各级关工委每天组织“五老”志愿者服务队,坚持徒步行走或骑自行车、电动车,举红旗、戴袖章,通过吹哨子、响喇叭、打铜锣等方式在水库边、湖河边、池塘边等地开展“打卡”巡逻。特别是在午后、傍晚等溺水事件高频发生时段,加密对辖区内水域的日常巡查防控力度,及时对下水游泳的青少年进行劝阻和教育。截至目前,全市已组织“五老”防溺水志愿者2000余名,重点巡查水域4000余处,确保巡查无死角,安全无缺漏。
天长市关工委特约通讯员李炳旺 李振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