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涧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认真贯彻执行中办、国办46号文件和省市两办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文件精神,紧紧依靠党组织、立足基层关工委,打造队伍,夯实基础,坚持“急党政之所急,想青少年之所需,尽关工委之所能”的工作方针,“五老”从松散型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履职、主动、常态化的轨道,“五老”的光和热得到充分发挥。
一、夯实党建带关建工作基础
工作中西涧街道关工委深刻感受到没有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关工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只有党委重视,健全党建带关建机制,“五老”才能更好的在各个领域发挥余热。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印发后,西涧街道关工委立即向党工委汇报,街道党工委十分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全文学习文件,三次召开党政班子会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意见。使《意见》落实到实处,要求关工委做到五个建设到位:
1.组织建设到位。以“五老”为主体建立工作团队。西涧街道关工委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关工委由1人增加到5人:党工委书记任关工委名誉主任;组织委员任关工委主任;退休干部俞爱平为常务主任;另有2名退休干部为副主任,各村、社区也相应成立由退休同志任常务副主任的关工组织,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机构。
2.阵地建设到位。西涧街道2次召开联席会议,用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46号文件。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地点、有活动经费落实,西涧街道关工系统办公有地点、墙上有制度等要求落实到位。目前,街道和社区(村)关工委都设置了专门办公室,配齐了办公设备。
3.制度建设到位。重点是“八有四上墙”等各项规章制度,街道、村、社区关工委把《关工委工作职责》《关工委工作制度》《“五老”队伍建设保障措施和管理办法》等制度上墙。各级关工委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活动、年末有总结、个人有笔记、工作有台账。
4.队伍建设到位。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要求,以“五老”人员为中心,建立起骨干队伍,常态化志愿者40余人,“五老”主任交通通信补贴全部由街道承担,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每月600元和村、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每月300元落实到位,从而保证了各级队伍稳定性。
5.网格建设到位。由点到面,左右联动,上下一体,工作领域逐步拓宽,活动内容广泛丰富。关工人面向村民组、社区楼栋延伸,定格定位,成为了群众的“知情员”“辅导员”“调解员”“监督员”,把网格工作推深做实。
与此同时,西涧街道党工委还把“三个纳入、四个同时、五个到位”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即:“三个纳入”把关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纳入岗位目标和考核评比的内容;“四个同时”党政领导干部检查工作同时检查关工工作、召开布置工作会议同时布置关工委工作、听取汇报同时汇报关工工作、年终总结表彰同时总结表彰关工工作。
二、开展网格管理,拉动资源互动
过去关工委人单力薄,有的村、社区只有牌子和一名在职人员兼任,主要接待上级部门的走访慰问。西涧街道将辖区内近千名“五老”人员(含退役军人620余名,机关退休党支部党员48名,老教师、老村干、老模范等也有几百人)按照属地就近的方法,履行“指导、推动、协调、配合”八字职能,围绕基层关工委中心工作,处理网格内所发生的大小事宜。
一是为了加强网格管理的实效性,街道将社区、村委会27个网格和“五老”网格并在一起。每个网格设定2-3人,共同承担各项任务。真正做到了有事大家商量,人多力量大、点子多,活动好开展,解决问题快的特点。二是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制定了《网格管理办法》《网格员工作职责》《网格员五大任务》,其中五大任务:对青少年进行家庭教育;进行法治宣传,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提供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情况;参与文明创建;开展社会稳定宣传教育工作。
网格人员不但定位清楚,更重要的是群众知道有困难有问题向谁反应、向谁求助,变被动为主动。为此他们将网格管理图制成标牌插在最显眼的地方,广而告之,来增强关工人的工作实效性。
三、围绕中心 主动作为 服务大局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西涧街道关工委主动作为,将关工助力作为关工委的长期任务,利用老同志特长,主动作为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1.推进乡村振兴项目。西涧街道作为琅琊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如何发挥各级关工委作用和广大“五老”优势是当前重要课题。街道关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助力工作有效衔接,日常工作中把握好工作方针,摆正位置,对街道党政工作积极参与,深入调研。例如:
东菱航空小镇落户西涧街道关山村原官庄小学,关山村关工委主任何翠军为推动该项目蓬勃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协助完成校园内教室搬迁、树木砍伐和土地流转等工作,目前该项目基础建设已完成,构建村企联建新载体,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00余万元。
城西村“滁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有品牌优势。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高大兵,积极推广品牌优势,带头大面积种植滁菊,亲自向农户传授经验,从而实现了一方农民提质增效、增收致富的目的。
2.帮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有合作社、家庭农场、生态产业示范区等132个,日常工作中,“五老”充分利用各自特长发挥作用。如关山村与江苏邱马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共识,流转600亩土地种植特色蜜薯并签订共建协议,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石马村张里兰通过关工委组织的农村技术培训,租赁村里15个蔬菜大棚,经营绿色蔬菜,并在滁城专门设无公害蔬菜门市部,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
据统计,近年来,尤其是落实《意见》文件后,全办关工委开展各类演讲116次,受教育的青少年和家长3800多人次;捐资助学、扶贫救困27人,资助资金33000元;参与脱贫攻坚共24人;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排查报告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18起,受到上级组织嘉奖和青少年、群众的爱戴。西涧街道关工委被区关工委评为“五好关工委先进示范单位”,西涧社区关工委被滁州市关工委评为“脱贫攻坚 关工助力”先进集体,西涧社区关工委主任张长喜同志被评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五老”马成忠被评为全区五老先进个人,山林村关工委被评为2022年度琅琊区“十佳先进集体”,石马村关工委常务主任钟海同志被评为2022年度全区五老先进个人。
作者:俞爱平
一审:胡翠云
终审: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