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琅琊区关工委积极创新工作模式,不断加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做好协同配合,进一步发挥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奋力谱写新时代关工委工作发展新篇章。
探索“党建带关建”路径方法。“党建带关建”是党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的时代要求。琅琊区探索落细落实“党建带关建”的路径办法,确保“建”在根本处、“带”在关键时。区委常委会议每年听取一次关工委工作汇报,帮助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老干部作用发挥、工作经费、办公场所上给予支持。明确区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分管关工委工作,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有效提高了全区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视程度。全区关工委组织119个,按要求做到“八有四上墙”,共有“五老”志愿者420人。
健全“联动促行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制定关工联席会议制度,打破条块壁垒、部门限制,通过资源联享、活动联办、制度联建,使关工工作有合力、有活力、有效力。区关工委与17个成员单位协作,联合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法治宣传、“歌咏经典传承文明”活动、“中华魂”读书演讲比赛、“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等20余场。
发挥“五老育新人“优势作用。坚持“五老”为本、凝心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支持更多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成立“五老报告团”,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重点,深化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先后深入各中小学校、社区(村)做宣讲报告20余场,宣讲教育6000余人。创建“五老”工作品牌,挂牌成立“书画五老工作室”“调解五老工作室”“知行五老工作室”“国粹五老工作室”,打造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工作项目和品牌活动,教育人数2000余人。动员公检法单位3名新退休干部,担任学校“五老”法治副校长。
审核:刘娴、杨继文、计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