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宜山今年77岁了,曾当过教师、扫盲干事、全柴安全科科长等职,2001年退休,2010年加入到社区关工队伍中,2017年至今一直担任襄河镇屏山社区关工委副主任。13年来,他在这个最基层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默默奉献着。
屏山社区内共有小学1所,幼儿园7所。每年“六一”前后,他都要走遍辖区内所有小学和幼儿园,和孩子们共度节日。每次参加活动时,他都结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通俗易懂的向孩子们讲革命历史,讲行为规范,教育青少年要向上、向善。每年开学的时候,他邀请镇司法所同志为辖区的红缨小学学生们上“法治第一课”,帮助孩子们增强法律意识。马宜山和几位“五老”志愿者还分别担任了7所幼儿园的校外辅导员,近几年,他们在这几所幼儿园里开展了“忆苦思甜,红色基因传承”,“革命风雨铸就今天的辉煌”,“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服务宗旨”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只有从小努力学习,增长才干,长大后才能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家庭有用的人。他还给孩子们讲革命传统和“德孝”知识,用自已的人生经历和今昔对比,讲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时讲到激动之处,他话语几乎哽咽。近五年来,他共参加辖区学校、幼儿园各类宣传、教育活动22场次,参加学生1000多人次。
2020年2月,辖区居民丁向驰因肿瘤多次去南京住院,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丁睿凡成了留守儿童,无人看管及照应。马宜山得知后,自发组织几名社区“五老”志愿者去照顾他,大家每天轮流给孩子做饭、洗衣,还给孩子带去书籍、玩具和零食。马宜山根据该家庭经济特困的实际情况,及时向社区负责人反映,帮助其家庭申请办理了城市低保。
屏山社区是襄河镇最大的社区,有3000多名未成年人,其中家庭生活困难的孩子不少。近年来,马宜山和社区关工委“五老”围绕“五教五助”,全身心投入到困境青少年的帮扶上。他和社区11位“五老”组成帮扶小组,对28名困境儿童进行帮扶,对其中9名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帮教,对5名特殊家庭儿童进行定期走访和慰问,每年筹集慰问资金达5000多元。
社区境内的赵店河新河道流域长,夏秋季节常有孩子去玩耍,并私自下水游泳。每年进入暑期,马宜山和5位志愿者按照地段实行包段负责。他们采取巡查提醒、现场说教等措施,认真做好防溺水工作。2022年5月,社区关工委与红缨小学联合开展了“防震减灾演练”活动,马宜山和“五老”志愿者与同学们老少同乐、现场互动,提高孩子们团结一心,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南屏路平安阁处的“新时代网吧”是马宜山时常“盯”着不放的地方。他不定期上门巡查。在每次网吧巡查中,他都要求网吧老板要在显著位置贴上“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标识,不要让孩子们进入,“不能昧着良心赚钱”。
十多年来,马宜山就是这样,从点点滴滴做起,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用浓浓爱心和夕阳之躯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审核、刘娴、杨继文、计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