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下谈初心

日期:2020-11-10 15:32:31     作者:杨大璞     来源:滁州市关工委     阅读次数:    
【字体:

  

  ——来安县关工委结合实际,认真学习习总书记

  在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70年来,淮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体系越来越完善,防汛抗洪、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要把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淮河治理方案。来安县关工委有些曾参与或了解过淮河治理情况的老同志异常兴奋,很想能故地重游,目睹一下今日淮河的沧海巨变,以加深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解。

  据此,县关工委组织部分“五老”同志,于近日赴明光市参观考察,在该市关工委同志热情带领下,参观了淮河南岸的柳巷镇义集村的淮上银杏古道。

  淮上银杏古道全长580米,是柳巷镇在整治人居环境中,充分利用上世纪50年代初在刚建好的淮河大堤上栽植的117棵苍天银杏古树现有资源禀赋,打造出集健身、休闲、娱乐赏景于一体的康养之地,主要有绿化、亮化、铺装、观赏亭等。古道铺设的砖块均为老旧房屋拆下来的青砖为主。既体现了淮河文化、银杏文化、农耕文化方面的一些独具特色,又就地取材,将居民家里遗留下来的古木犁、独轮车、木叉扬等古旧农具,以及木凳、石凳、石桌等家俱安装在古银杏树下,方便居民休闲娱乐,又体现了古朴古韵味。老同志看到特别亲热,年轻同志又感到特别好奇…….

  深秋的淮河南岸,依然满目葱绿,银杏顶天,垂柳拂地,淮河微波粼粼,金光点点。三两水鸟,不时掠空而过,似是在告诉游人,它们是淮河的宠儿。我们伫立在古银杏树下,眺望远方,抚今思昔,感想联翩:昔日的淮河,历史上每百年就发生94次大水灾。1950年那场水灾,平地水深丈余,村民攀树登屋,呼喊救命,哀鸿遍野,死伤惨重……。水患水难,困扰沿淮儿女上千年。淮河被称为是“最难治理的河流”。从大禹治水开始,历朝历代做过努力,都难以治理淮河水患。祈盼安澜,自古就是淮河百姓的梦想。1950年夏,毛泽东主席看完一封淮河灾情民生的电报后,流泪了。他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当年就动员了300万人走上沿淮工地。70年来,党中央攻坚克难不断推进治水行动。除害兴利,造福于民,70年治淮初心不改,将水患深重的淮河逐渐变成水滋养人,人守护水、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明光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市派驻义集村扶贫队队长陈家鹏和义集村党支部书记张宝平十分自豪地告诉笔者:改革开放前,居民家里泥巴凳、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当。人均纯收入只有60-70元,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政府扶贫+关工助力,已达到了1.3万元。现在正是走千走万,不如咱淮河两岸啊!

  战地黄花分外香,时间已过十二点,“五老”同志还是不愿意离开淮上银杏古道。曾在上个世纪60年代带领民工在这里做后期配套工程的一位老同志更是兴趣盎然,百感交集说:古道南岸西侧曾有一片十年九淹的水灾窝。她带领民工在这里战斗几个月,由于尊重自然还道于洪,顺应规律,让道于水,终于人水和谐。当时的生活那么艰苦,姐妹们没有一个叫苦喊累。因为,那时我们只有一个坚定的初心,就是早日把咱淮河治好。

  老同志一致认为,把学习和实际考察结合起来,使我们更加认识习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我们“五老”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等一系列重要指示。要让青少年懂得:为什么昔日遇水灾就哀鸿遍野的淮河,如今能滋养着全国九分之一的人口,十分之一的耕地,贡献着全国六分之一的粮食产量和四分之一的商品粮(新华社资料);要教育引导青少年懂得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组织动员广大青少年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