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来安县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坚持不懈打造“创新培训举措,培育新型人才”工作品牌,得到市关工委肯定。已连续7年举办各类乡村新型人才培训班936期,参加受训的青年农民1.2万人次。目前,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分别达1750个、930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368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0元,增长9.5%,增速居滁州市第一。
一、提高政治站位打造工作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是中办国办《意见》布置的重要任务,成立了由县关工委陈言荣主任任组长、县关工委、农村农村局、科技局、县科协、县农广中心、畜牧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关工助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新培训举措、培育新型人才》工作品牌实施方案,努力做到培训一人、激活一点、带动一帮、振兴一方。建立了科技人才信息库,聘请128名科技指导员与各行政村结对科技服务,198名科技“五老”结对帮扶480个科技示范户,编印《乡村振兴、关工助力产业发展农业技术读本》1000余册,深受农民们欢迎。
二、运用“四化”方法提高培训实效
培训内容精准化。坚持按需培训、菜单式培训,2024年3月7日,我们分别到水口镇拥巷村李明贵平菇种植家庭农场、施官镇大塘村蒋涛畜禽养殖合作走访,了解他们不仅对种养技术有需求,更渴望知晓中央各项惠农政策。3月10日,召集县涉农五部门,联合制定中央一号文件宣传计划,并对每一位受训对象个人特长、技能需求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归档,提高科技培训精准度。2023年,南部四个乡镇关工委紧盯南京都市圈家政人才紧缺,举办13期女青年家政技能培训班,室内在培训,室外家政服务公司在等候签定上岗合同,实现了培用结合。
目标任务指标化。全县科技培训每年任务是“十百千”,即十支县科技培训讲师组,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惠农政策培训100场,培训乡村创业青年1000人次以上;12个乡镇关工委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10次以上。培训班次、人数、效果列为年度工作考核。今年以来,全县已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1场,有315名乡村创业青年参加培训。
培训方式多样化。广泛采取集中授课与田头参观相结合、系统知识传授与实地研学相结合,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重实训、重操作、强服务。县职高教师李明贵于2023年8月1日正式退休后,返乡到水口镇拥巷村创办平菇种植家庭农场,看到周边群众有种植平菇的渴望,主动请他们到菇棚参观,免费办了四期平菇栽培培训班,有67人次到农场集中研习,目前已有4名学员计划在2024年7月办平菇种植家庭农场。
典型示范基地化。我们投入5.8万元,将水口镇水西村作为县关工委“乡村振兴,关工助力”联系点。2023年3月,在该村召开全县“乡村振兴,关工助力”推进会,大力推广水西村关工委建好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好经验,要求每个乡镇关工委打造一个示范点,目前全县12个乡镇全部完成示范基地打造,乡村创业青年进入示范基地参观后,即刻感受到自己想发展致富产业是否符合本地实情,经验向谁学、技能谁来教、困难谁来帮,直观、形象、易懂,提高了培训实效。
三、发挥“五老”作用培育更多乡村新型人才
一是组织“五老”发挥政治优势,对乡村新型人才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培技与培志相结合,激发乡村新型人才立志在家乡“创新、创业”,引领乡村振兴蓬勃发展。二是组织“五老”发挥经验优势,为乡村创业人才做好跟踪服务。张山镇罗顶村青年农民高一军,初中因家贫辍学到外地打工,2007年怀揣电商创业的梦想回到家乡,经培训上岗后,从一个榨油小作坊发展到在拼多多、淘宝、天猫等购物平台开了14个商铺,与350户农户订单种植芝麻1900亩,吸纳60多位本地农民在公司共同创业,2023年销售农产品0.8亿元。公司虽走上正轨,但张山镇关工委跟踪服务没放松,每月陪同镇安全办到公司排查安全隐患,从源头上保证企业生产安全。三是营造氛围,鼓励“五老”发扬奉献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县农业农村局关工委副主任程富春同志,主动深入乡村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帮助大英镇广洋村云泰米业公司租赁流转6000亩农民土地,陪同企业到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拿到有机米种植证书,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促乡村振兴。2023年4月,他被省关工委授予“全省科技教育先进个人”称号。我们大力宣传科技“五老”奉献培育乡村新型人才的先进典型,在全县营造出良好的氛围。